妈祖诞辰
妈祖诞辰,被民间视为“圣日”,现以每年农历三月廿三为妈祖诞辰日,九月初九为妈祖升天日,予以祭祀。
人们进香祭拜、演戏、游神以祈风调雨顺,平安兴旺,家家户户要备办供品,信女们一早就都梳妆打扮,手挽花篮,携带香烛糖粿果品前去“落宫”。
妈祖诞辰,被民间视为“圣日”,现以每年农历三月廿三为妈祖诞辰日,九月初九为妈祖升天日,予以祭祀。
人们进香祭拜、演戏、游神以祈风调雨顺,平安兴旺,家家户户要备办供品,信女们一早就都梳妆打扮,手挽花篮,携带香烛糖粿果品前去“落宫”。
世界地球日(The World Earth Day)即每年的4月22日,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,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,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,通过绿色低碳生活,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。
地球日由盖洛德·尼尔森和丹尼斯·海斯于1970年发起。
现今,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,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,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。
上巳(sì)节,俗称三月三,汉民族传统节日,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,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。
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,也是祓禊的日子,即春浴日。同时上巳节又称女儿节。
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“上巳”,汉代定为节日。“是月上巳,官民皆絜(洁)于东流水上,曰洗濯祓除,去宿垢疢(病),为大絜”(《后汉书·礼仪志上》)。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、踏青的内容。魏晋以后,上巳节改为三月三,后代沿袭,遂成汉族水边饮宴、郊外游春的节日。
复活节(主复活日)是一个西方的重要节日,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。
基督徒认为,复活节象征着重生与希望,为纪念耶稣基督于公元30到33年之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。在节日期间人们互赠复活节彩蛋,象征着生命和繁荣。
由于每年的春分日都不固定,所以每年复活节的具体日期也不确定。但节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。
清明节,又称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等,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自然节气点,也是传统节日。
在二十四个节气之中,清明是唯一演变成一个节日的节气,许多习俗也由此产生,插柳、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三大礼俗主题。 清明这一天人们在房前屋后、井台渠旁插上柳条,以为这样做可以吉祥如意。 扫墓活动则始于唐代,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。 而这么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,同时也是人们亲近自然、踏青游玩、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。
有些人将清明节称为中国的“狂欢节”,因为除了郊游外还有许多有趣的游乐活动。文人志士们喜欢把酒言欢,女人们喜欢荡秋千,男人们喜欢斗鸡和踢球,孩子们喜欢放风筝,可以说是各得其所。但是,在清明节前后,也不都是风和日丽。有时会下起毛毛雨,为清明节增添另一种风味,唐代大诗人杜牧的《清 明》诗描写的就是此情此景:
清明时节雨纷纷, 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借问酒家何处有, 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愚人节(April Fool's Day或All Fools' Day)也称万愚节、幽默节,愚人节。节期为公历4月1日,是从19世纪开始在西方兴起流行的民间节日,并未被任何国家认定为法定节日。在这一天人们以各种方式互相欺骗和捉弄,往往在玩笑的最后才揭穿并宣告捉弄对象为“愚人”。
愚人节这天玩笑只能开到中午12点之前,这是约定俗成的严格规矩。过了中午还找乐子的人是一个比被他取笑的人还大的傻瓜。过了钟点还开玩笑的人会立刻碰钉子,自找没趣儿。有一首小诗是这样描述的:愚人节已过十二点,你这个大傻瓜来得晚。待到来年愚人节,你将是最大个的大笨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