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(别称:新春、年节、天腊、岁首、新年、大年,英文名:Spring Festival)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,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农历新年,传统上的“年节”,由上古时代岁首祭祀活动演变而来,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,日期定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。

传说在古代,有一种叫“年”的怪物,有着血盆大口,在农历腊月三十晚上,它都会出来进食并伤害人们。人们知道“年”害怕响的声音,火以及红色,所以每到农历腊月三十,他们就将大量肉类露天放置,然后自己藏在家中。当“年”出来吃饭时,他们就点燃篝火,扔竹子使其发出劈劈啪啪的爆裂声,以此来吓跑“年”。 一个晚上过去了,天亮时分,每个人都安然无恙,他们开心地对彼此表示祝贺,“新年的问候”由此而来。 一年又一年,于是这一天便形成了一个欢乐的节日,称为“新年”。中国人说的过年,就是过春节。 一般来说,农历新年也被称为“春节”,“大年初一”和“正月初一”。

据史料记载,“年”的本义与农业生产有关。古人称谷的生长周期为“年”。

《说文》载有:“年,谷熟也。”

《谷梁传》载:“五谷大熟为大有年。”谷子一熟为一“年”,“有年”是指丰收。“大有年”则是大丰收的意思。

后来,人们不断研究历法以合理安排耕作时间,因此有了关于“年”的具体规定。

夏朝产生了夏历纪“年”,这是由月的阴晴圆缺周期决定的,一年中十二个月,最开始的那一天(第一个月的第一天)被称为“年”。商朝的“年”是12月的第一天,周朝的“年”是十一月的第一天。

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十月的第一天被认为是“年”。及至公元前104年,汉武帝太初元年又恢复了夏历,以第一个月的第一天为“岁首”,这一天也称为“年”, 一直沿用至今。 农历新年一直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。

春节通常被称为农历年,在过去它也被称为元旦,或元辰、 元日和元朔,也被称为“#三元#”,这意味着这一天是“岁之元,月之元,时之元”。

在春节期间,各家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,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、祭奠祖先、除旧布新、迎禧接福、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。活动形式丰富多彩,多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。

比如放鞭炮,大概是在汉代,当时还没有发明火药,人们用火点燃竹子,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,辞旧迎新,驱邪消灾。春联则大约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,早在战国时期,人们就悬挂桃符以降伏恶鬼。而到了五代时期,后蜀王孟题写了最早的春联:“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”。从那时起,贴春联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。

春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,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。